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一、培养目标
经过2~4年培养,成为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中学、中师教师和中学的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及思想政治教学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法则、技能技巧和管理知识并正确应用于实践。
2、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科研论文。
3、借助字典能较顺利地阅读外文文献和专业书籍。
4、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与年限
1、培养方式:在职攻读。
2、学习年限:2~4年(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年)。
前2年(4个假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5个假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进行论文开题报告,第6个假期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第三学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在校不少于三个月)。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四学年上期五月份进行,六月完成学位授予工作。第5、6个假期再适当安排选修课。每个假期集中面授时间不少于5~6周(25~30天)。在职攻读学习总时间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分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公共学位课共6门是各学科方向研究生均必须研修的课程,专业学位课共4门,非学位课共3门,总学分为41学分。
课程安排见附件一
五、教学方式
采用寒暑假集中上课,重点、系统地讲授与平时自学结合办法进行,学生要在每学期开学后填写自学计划表。结合课程学习和教学实际制定自学内容,自学参考书至少要精读2本,自学考核方式为写出读书报告或课程论文,成绩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由任课教师评定。学生只有在参加集中上课学习,完成自学计划,写出读书报告或课程论文,经考查合格后才能参加课程考试,考试合格方可获得该课程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一般分为收集资料、开题报告、调查或实验、论文写作、中期检查、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几个环节。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中学、中师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实际,突出应用性。
七、主要课程简介(见附件二)

附录一
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学科教学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学时数
每周上课时数
任 课教 师
职称
考核
方法
备注
一学期
二学期
三学期
四学期
五学期
六学期
学位课程
公共课
政治理论课
3
54
 
 
 
 
 
公共课教师
考查
分若干讲座进行
英  语
6
216
 
 
 
 
 
公英教师
考试
 
教育心理学
3
54
 
 
 
 
 
曾欣然
教授
考试
 
教育学原理
3
54
 
 
 
 
 
易连云
副教授
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
54
 
 
 
 
 
刘电芝
教授
考试
 
现代教育技术
3
54
 
 
 
 
 
张小真
教授
考试
 
专业课
思想政治教育学
3
54
 
 
 
 
 
罗洪铁
教授
考试
 
伦理学
3
54
 
 
 
 
 
唐能赋
教授
考试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
54
 
 
 
 
 
董  娅
教授
考试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
3
54
 
 
 
 
 
 
黄蓉生
教授
考试
 
青年学
3
54
 
 
 
 
 
邓卓明
教授
考试
 
非学位课程
必修课
邓小平理论专题论研究
2
40
 
 
 
 
 
李国安
副教授
考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2
40
 
 
 
 
 
陆  林
副教授
考试
 
专业英语
2
40
 
 
 
 
 
吴  勇
教授
考试
 
选修课
 
 
 
 
 
 
 
 
 
 
 
 
 
 
 
 
 
 
 
 
 
 
 
 
 
 
 
 
 
 
 
 
 
 
 
 
 
 
 
 
 
 
 
 
 
 
 
 
 
 
 
 
学位论文
 
 
 
 
 
 
 
 
 
 
教学实践
2
 
 
 
 
 
 
 
 
 
 
 
院、系主任(所长)签字:

课程简介与参考书目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学
课程简介:
该学科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着力探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和优良传统,总结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经验,吸取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教育方法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批判继承我国古代教育方法,比较系统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依据和原则,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方法,包括思想信息的获取、分析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实施、总结、研究等方法。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中,力求反映时代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和应用性。
教学以集中面授与分散自习相结合,学员自习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信函形式导师提出,导师以信函辅导。面授时,以导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教材与参考书目:
 
 
 
课程简介与参考书目
 
课程名称:伦理学
课程简介:
伦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位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伦理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道德的起源和历史演变;
2、道德与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等社会诸因素的关系;
3、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
4、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
5、社会道德的调控;
6、社会三大领域道德研究,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伦理研究。
其主要手段:课堂教学与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统一;并组织学员参观、访问,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请有经验的德育专家和中学德育教师传经送宝。
教材及参考书目:
 
 
 
课程简介与参考书目
 
 
课程名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课程简介:
该课程系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的学位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探究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剖析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典型案例。课程特点: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统一,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典型案例分析的统一。
学时54学时   学分:3分
材料及参考书目: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简介与参考书目
 
课程名称: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
课程简介:
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修课习题之一。它主要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对青年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青年思想特点对青年实施教育影响的课程。主要内容有:
1. 社会思潮与文化价值观
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现状及特点
3. 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青年影响与教育对策
4. 青年思想行为特点与社会思潮
5. 社会思潮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该课程是一门现实针对性很强的必修课程,在对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其内容主要偏重于中学,大学段青少年的教育。拟采取对比研究法、综合分析法、下面引导法、价值判断法等有效的教育方法对教育硕士生予以教育和培养。
教材与参考书目:
 
 
 
课程简介与参考书目
 
课程名称:青年学
课程简介:
在研究青年心理发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青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研究青少年的智力因素和青年的情绪、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研究青年的性发育、性心理和性教育;研究青年心理发展的差异及青年犯罪等问题。
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随堂讨论、课后研讨、学校调查、案例分析、总结评价等方式组织教学。
教材与参考书目:
1、《青年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普通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社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4、《行为心理学》  中国青年出版社
5、《犯罪心理学》  法律出版社

课程简介与参考书目
 
课程名称:邓小平理论专题研究
课程主要内容:
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学生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基础上,着重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特别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学习邓小平的革命风范和崇高品格、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拟讲专题及学时安排:
1、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4学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8学时);
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5学时);
4、社会主义发展战略(5学时);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5学时);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5学时);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8学时)。
教学方法:
根据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理论特色,并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拟采用如下方式教学:
1、专题讲座;
2、课堂讨论;
3、原著研读;
4、论文写作。
教材与必读书目:
1、教材为《邓小平理论概论》,吴树青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年。
2、必读书目:
l   《邓小平文选》1~3卷
l   党的十五大报告
l   《邓小平理论学习笔记》,1997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l   《两代伟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胡移山著,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l   《中外名人看邓小平》,伍国用  袁南生编著,1994年湖南出版社出版;
l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龚育之著,1995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l    《时代发展与中国特色》,薛汉伟著,199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课程简介与参考书目
 
课程名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
课程简介: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我们的理论教育工作者与之相适应,提高其理论素质,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知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开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这门课程。
该课程以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的精神为指导,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从理论角度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途径;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等问题。第二部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部分分为企业、市场宏观、分配和保障等五个内容,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把微观基础、市场中介、宏观管理、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五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角度分析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第三部分分析怎样在我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其内容主要有:对近20年来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成就和不足进行总结性的论述;探讨如何加速实现改革的近期目标;分析改革与发展之间、经济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之间的协调,以及它们相互促进,加快整体社会的发展。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讲授、自学、讨论等教学方法,结合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要求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课堂讨论。
教材与参考书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张维达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5月版
2、《市场经济的培育和运作》吴敬涟著,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7月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程》王维澄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
4、《中国经济制度的创新》高尚全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5、《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张明尤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课程名称:专业英语
教学目的:
根据《西南师范大学关于制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本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外语课程的一般任务是:使学生“能借助字典较顺利地阅读外文文献和专业书籍”。
“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专业英语的特殊目的是通过阅读、讲解、练习、讨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积累必备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基本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
2、掌握本专业文献、专著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熟悉本专业英语文献和专业书籍的查找与参考使用的途径、方法;
4、初步具备专业翻译(英译汉、汉译英)的能力;
5、初步具备写作专业英语短文(包括“论文摘要”、“学校、专业简介”、“课题设计”和“个人简介”等)的能力;
6、初步具备用英语同外国同行面对面交流的能力。
总之,本课程的重点是专业文献和专业书籍的阅读。通过阅读和相应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达到专业英语“四会”(读、写、听、说)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
行课的一般步骤是:
1、限时阅读;
2、练习(包括阅读练习、词汇练习、重要段落翻译等);
3、答疑和讲解;
4、讨论(围绕一个与阅读内容紧密相关的题目);
5、总结。
另外,还将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尚无合适的教材。为满足行课的基本需要,我们结合本专业的实际准备了以下十个部分教学内容:
(一)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与非欧洲社会的现代化(4学时)
内容选自:1、英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原著;
2、Shlomo Avineri: “Karl Marx On Colonialism & Modernization”, New York, 1969.
3、Umberto Melotti: “Marx and the Third World”, London, 1979.
4、C.H.Dodd: “Political Development”, London, 1972.
(二)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中国革命与建设(4学时)
内容选自:1、《毛泽东选集》英文版;
2、《邓小平文选》英文版;
3、江泽民的重要讲话(英文,引自Beijing Review)。
(三) 外国政治(4学时)
内容选自:1、Jan Derbyshire: “World Political System”, Edinburgh, 1991.
2、S.E.Finer: “Comparative Government”, New York, 1987.
(四) 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4学时)
内容选自:1、有关中国经济的内容;
2、Dominick Salvator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rentice Hall, 1995.
(五) 外国社会(4学时)
内容选自:1、“Social Class Differences in Britain”, Glasgow, 1989.
2、Robert E..Dowse: “Political Sociology”, New York, 1972.
3、Dennis Gilbert: “The American Class Structure”, New York, 1987.
(六) 外国教育(4学时)
内容选自国际教育英文材料。
(七) 国际事务与我国对外政策(4学时)
内容选自:1、《邓小平文选》(英文版 )有关文章;
2、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uman Rights in China”;
3、Beijing Review Foreign Affairs Series: China on World Affairs;
4、Thomas W.Robins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University, 1997.
5、Michael Yahuda: “China’s Foreign Policy after Mao”, London, 1983.
(八) 专业写作(4学时)
指导学生进行“论文摘要”、“学校、专业简介”、“课题设计”和“个人简介”等的写作练习。
(九) 语言实践活动(6学时)
1、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查阅专业文献一次(2学时);
2、与本校外国留学生或外教,或外语学院学生交流一次(2学时);
3、观看专业录像节目(英语)一次(2学时)。
(十) 总复习(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