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杰做客腾讯:现行考研复试制度埋没人才
作者:易考网 文章来源:腾讯考研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23 21:43:49 文章录入:jijie0717 责任编辑:jijie0717

【主持人】 各位腾讯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腾讯嘉宾聊天室,2007年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尘埃落定的时刻往往特别平静。而这时,一篇名为我考研分数第一,我却落了榜的博文,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学生考了第一名,却仍然落榜的事情,人大代表王全杰教授怒斥考研复试制度,指责其中存在的猫腻,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笔试成绩第一却最终落榜,是真的能力不够,还是其中另有猫腻。人大代表怒斥考研面试制度,是感性的呼唤还是理性的思考?两三个小时的面试能否对一个学生盖棺定论。除了面试我们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相关阅读:学生考第一落榜 人大代表怒斥考研面试制度

带着这些问题,腾讯教育频道联合水母网第一时间联系到了王全杰教授。下面就让我们拨通王全杰教授的电话。喂,您好!王全杰教授。

【王全杰】 我是王全杰。

【主持人】 我们是腾讯教育频道,我们今天看到了一条新闻,是您在您的博客上发的一篇文章,叫考研分数第一,我却落了榜。在这篇文章里,您说了您的一个学生考了笔试第一名,却仍然没有被录取。您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情况吗?

观点碰撞:

正方观点—研究生面试非议多多 急切呼唤导师的良知

反方观点—担心被黑:“考了第一落榜”背后的秩序焦虑

考第一却被意外拿下,没人会想到这个结果

【王全杰】 腾讯网友,大家好。

【王全杰】 这名学生,首先我的博客上的文章大概是十来天以前,我提到这个学生的。当时也没有想到作为什么新闻,我这段时间特别忙,也没空看博客。这两天之后也听人讲。我想不到这篇评论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当时心里很不平静,我发表了一点儿感慨。考研第一名很不容易,除非确实是复试确实各方面特别差的,一般情况下,第一名,因为他在大部分的考生中间,第一名,一般都很照顾这个影响,并不是说不可以打。而是一般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再一个是差距比较大的情况下,一般统考成绩要占了70%到80%,少数占60%。或者是复试成绩一般情况下不是特别差,很难打下,当时是这么想的。

【王全杰】 后来就写了一篇文章,自己博客里自己发发感慨,没有想起这个事情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有什么事情咱们可以讨论讨论,我又特别忙,以后也不可能有很多时候来接这些电话的。

【主持人】 郭霄霞同学平常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王全杰】 她学习成绩不错,一般都在班里前几名,成绩还是比较稳定,没有说特别大起大落,在班上的奖学金,也是最高奖学金。

我认为12.5分已算是“遥遥领先”

【主持人】 她这次考研是考了392分?据说是领先了第二名12.5分的成绩。网上有些网友留言,都提出了一个疑问。考研超过12.5分这样一个成绩究竟算不算是遥遥领先呢?

【王全杰】 各有各的看法。我可能认为要领先,别人可能不认为。在我经历的这些学生中,这两个分数相差十分以上的,在我看这个成绩相差比较大,我认为算是遥遥领先。但是你也可以认为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没有原则的区分,但是我觉得一般学校对把第一名刷下来应该比较谨慎。

【主持人】 也就是说,当时郭霄霞同学得知自己得分数是排在第一名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十拿九稳,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王全杰】 对学生打击很大,学生也以为是十拿九稳的。我在总结的时候也说,郭霄霞没有什么过多的担心,基本上是没有很大问题的,我们认为还是遥遥领先的。

研究生复试中“可藏猫腻”比较多

【主持人】 那您是不是认为复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所谓的猫腻呢?

【王全杰】 我不认为哪个个别的复试存在猫腻,因为咱们没有去看,不能胡说。但是我认为,像这些办法可以适当的一步一步的改进。因为现在这种复试办法能够造成一些“可藏猫腻”的地方会比较多,因为现在决定复试成绩的主要是人的主观成分。要是统考一般存在的猫腻比较少。我在网文中也写的,“可藏猫腻比较多”。比如说音乐,唱歌唱得好不好。一个专家和另一个专家评价,是一家之言。还有舞蹈,因为这是主观评价。像舞蹈,也不能说腿抬多少公分用多少分,姿势优美不优美,艺术性靠的是主观评价。我也是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有送礼这些事情。我的意思是复试是容易存在问题的,但我不是说一定就是人家就存在问题。

【主持人】 您的意思是不一定是这所学校存在问题,因为这种复试模式本身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问题的发生?

【王全杰】 是的

郭霄霞落榜可能存在不公正

【主持人】 这次郭霄霞同学落榜的事情,引起了您的一些情绪上的波动。包括我看您的博客上也写,全班同学都表示很不理解。那么是不是您还有这些同学们也都认为郭霄霞同学落榜的事情存在着某些不公平的可能呢?

【王全杰】 对。认为是有可能存在这种东西的。因为大家都说了,成绩这么好,一般的成绩很难打下来。如果要说初试成绩,统考成绩都不算了,光凭复试,那还有可能出现第一名被打下来的情况,但其实大部分的学校都不是这样的。

【王全杰】 初试、统考之后,这个成绩要算作一定的比例,所以大家才对这个事表示不理解。而且,如果把学习比较好,优秀的同学打下来了,那确确实实,大家心里可能接受程度比较差,很难接受下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网友】 请问王教授,学校如果想玩猫腻的话,也应该找成绩低的学生的下手?他们怎么会愚蠢到把第一名给打下来呢?

【王全杰】 我也特别感到奇怪。成绩第一一般不会被拿下。全国的招生没有搞这个东西,如果全国的高考状元,其实他的能力也不一定高,但是一般清华大学都愿意录取,这是一个单位的声誉,很多单位非常重视。如果遥遥领先,差十来分的话,这种情况下,一般录取的比例很大。

【王全杰】 而且我在文章中也说了,高分不一定高能,统考成绩好不能说明能力就好,高分低能大有人在,但是怎么确定这个高分是低能的,这个肯定需要很多的条件来确定高分低能。如果确定低分,低能,这个我觉得,不是特别困难。但是确定低分高能这就困难了。对于高分低能,也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才能确定。关系到学生一生的事情,还是需要比较谨慎,特别是第一名的成绩的情况下。

现行研究生复试制度会埋没人才

【网友】 请问,那您觉得两三个小时的面试就能给学生盖棺定论,得出影响学生一生的结论吗?

【王全杰】 一般的面试都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我昨天刚参加一个学校的面试。大概也是一个人也20分钟,有的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他结巴,浑身出汗,但是并不一定是没有能力。有的学生能够讲得比较好,他的复试成绩就会比较好一些。从这个角度来讲,可能还需要再下一点功夫。因为考试的状态差别很大。这个东西与老师问问题也差别很大。

【主持人】 那也就是说,您觉得现在单凭一个面试,对考生考察的部分还不是很全面?

【王全杰】 对,有些学生实在太可惜了,觉得有些学生确实不错的。像我录取学生的时候,还是比较慎重。我全面看看,进来面试之后,我说一定要想办法让他心情平静,能够反映到他的真实情况。大家知道,做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往往有时候很内向的,他并不善于言谈。这些优秀的人才被打下,太可惜了。

【王全杰】 搞自然科学的人和搞艺术的人不一样,因为搞艺术的人,一般见的世面比较大。而做自然科学的人往往喜欢钻研,和人的交流比较少,但是能出成绩。

【王全杰】 我并不是说和人交流好不是好事情。但是不能因为在面试的时候,考生因为交流能力不是很强,最后被打下来了,这就很可能把一些珍珠给埋没了。考试应该以考生为本,考试应该以学生为本,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要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候短期面试往往反映不了这些情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主持人】 那郭霄霞同学考的是什么专业?是自然科学类的吗?

【王全杰】 她考的是材料学。

【主持人】 哦,那也就是理工科的。那郭霄霞同学平时表达怎么样,您觉得她这次落榜,就像您刚才说的和现场的发挥和表达有关系吗?

【王全杰】 很有可能有关系。这个同学比较内秀,不喜欢公众场合下讲话。和人一讲话,她往往就低下头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在班级上活跃的分子。可能跟这个有关系。

【主持人】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这种复试的评价体系,对于像郭霄霞这样的同学很不利?

【王全杰】 对,这位同学不是太喜欢公众讲话,我认为对她不利。

【王全杰】 或者是对她这一类的同学很不利,或者说不公平。

现行复试制度有问题,但还没有更好的录取方式

【主持人】 您既然不赞成现在的复试方式,那您对考研录取方式有什么好的提议吗?

【王全杰】 非常成熟的想法我倒是没有多少。现在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方法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新的方法,更加完善的方法。第二,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化,规范好的话,那就容易反映人的能力。希望他在这方面下点功夫。

【王全杰】 复试的方法能不能提高一些,规范一些。再一个问题是大家经常说的问题是,公正性和公平性。其实现在的方法也不是说完全不可取,但是往往有时候存在着公平的隐患。就是说录取单位和录取的学校怎么来保证公平、公正。怎么样避免一些关系的,或者是一些学生会来事的,对导师表示殷勤的这些情况,怎么能够避开这些问题。

【主持人】 我觉得,像现在这种面试,这种复试靠老师凭主观对学生的判断来决定学生的命运,可能在您看来或者是其他人看来,是不能完全保证公平的。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复试取消,完全用分数这种相对公平的东西来评价一个学生?

【王全杰】 分数确确实实不能反映学生的全部。有一些办法是不是能够探讨一下,能够更加的检测到学生的更全面的能力。同时又避免了这些人情,避免了成绩上的问题。研究生复试制度是需要改一改了,但这是需要探讨的,至于成熟意见,我也没有。这是一个课题。

【主持人】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考研复试的方式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在近一段时间内还只能沿用这种方式。

【王全杰】 只能在成绩上要加强教育。国外在录取上往往是几个导师推荐就行了。这些东西,我们需要为整个人,整个社会的复杂性付出很多代价。在国外来说,相对来说就比较好,是导师推荐签字。在中国就不能全靠人来做。其实在国外很多国家跟我们有两个区别。第一是,不是说所有人都愿意读研究生,而是愿意就业。很多人工作几年以后,想提高提高,又去读了。第二是,国外的录取统考性的更少,主要是看,主要考察学生能力。是五人的教授会,五个教授在一块儿,来验证一下。特别是国外的博士生录取,也都是不考试的,全靠原来教他老师的推荐,第二是他自己的申请。然后五人会议,五个教授当场对答。然后经过设计很多种办法来了解他自己的成果。就是你做出来的成果怎么样,最后就能定下来。不光是方法问题,主要是我们要加强这种社会公正性的教育,对人的教育是有关系的。其实国外往往不成问题,咱们国内就成问题了。

【主持人】 我觉得就像刚才您说的,国外不是说特别多的人必须要上这个研究生。所以说可能相对我们国内来说,他这个研究生不构成一种很稀缺的资源。这样的话,像您刚才说的,可藏的猫腻可能就会相对少一些。

【王全杰】 对。

【主持人】 那您作为人大代表,您以后会在这方面加强呼吁吗?

【王全杰】 我呼吁的还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各种各样考试录取的公正性。第二是教育的公平性。郭霄霞要不是家里这么穷的话,她选择的余地很大,她可以报很多学校。但是她就害怕这个学校的保送生多的话,这些人就把学校的名额占了,她自己就很难有公费了,没有公费,她就上不起学。而我们的教育应该能够让穷的和富的同样都得到同等的机会。

现行研究生复试制度并非无可救药 

【主持人】 那您刚才也提到了,郭霄霞同学是一个贫困生这个事实,您在博客里也提到过,您觉得,郭霄霞同学的落榜和她的贫困生的身份是不是有一些关系?

【王全杰】 我的本意是想说,郭霄霞考725所主要是因为她家里穷,主要是725所上学免费,而且每个月好像还有700块钱的生活费,这就等于参加工作了。对于她来说太难得了,所以她就报了725所。过去咱们也不知道这些研究所的难度,所以这个事情,如果她不贫困,她就不会报725所或者说她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但是我并不是说因为贫困,725所就不收咱们。

【主持人】 那看来有些网友误解了您的意思。很多人认为您的意思是因为郭霄霞同学的贫困,无力去做一些像您刚才说的送礼之类的一些东西,才导致她落榜的。

【王全杰】 我们相信不会这样子的。但是如果一个单位有这种送礼人情的情况的话,确实是在这方面应该慎重。

【主持人】 我看了一些文章,好像复试里头其实是有潜规则的,您本身也是研究生导师。您这次也经历了郭霄霞同学的事件,您觉得考研复试之中是不是有一些潜规则。郭霄霞同学是不是违背了这些潜规则?

【王全杰】 我不懂什么叫潜规则,我不懂这个道理。但是从我的经验来说,在考研问题上,打招呼的,说情的,请客的,送礼的,确实有。关键就在于你这个单位怎么样掌握,你是不是用科学的办法保证它的公正和透明。像西安点击查看西安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交大,它就不错,它面试的时候当时就告诉你得了多少分,当时就出来了,因为他就怕中间再发生问题。川大是中间隔两天就有通知了,就把这个排名给你说出来了。他不用再去研究十天,八天或者是研究一个礼拜以后再出。一般比较大的学校,因为大的话,主要是靠规矩,它的规则比较严格,不允许有一些空子可钻。复试完毕的同学,大部他们都会等两三天,等到消息以后再坐火车回来。因为就两三天时间,比较短。交大的当天就知道了该怎么弄了,很快的。夜长梦多就这个道理。在一些比较大的学校里,领导还是有意的想了很多办法,确保它更加公正和透明,更加程序化。

【主持人】 那就是说在我们现行的研究生复试制度上,如果我们加以改进和注意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做到比较公正公平?

【王全杰】 可以的。如果确确实实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的话,在程序上加强,在监督上加强,在透明度上加强,那是可以的,不是说没有办法的。

几十分钟就判断一个学生高分低能,我只能说很惋惜

【主持人】 现在洛阳的725研究所对您的文章有没有回应呢?

【王全杰】 我不知道。也没有必要回应吧!我也没有说什么,因为我自己写一个博客,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对整个这种制度和办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不知道人家会怎么说,因为我也不知道人家的情况,725所我没有去过,我知道这个所好像在腐蚀与防护这些材料的研究上是做得比较好的,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

【主持人】 现在我们的网友非常关心郭霄霞同学,您能介绍一下郭霄霞同学现在落榜了之后,她有什么打算吗?

【王全杰】 有两个方面劝她的。有的说,算了,咱不考着这劳什子了。就赶快回家去找个地方挣钱,去养活你老爹。这是一种说法。有些同学说,还是努力考吧!有人说问问725所。我说不要问了,725所完全有权利录取它所需要的同学,别人没有权利去阻止,但是你可以发表你的想法,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可以说。考不考试是郭霄霞的权利,录取不录取是人家研究所的权利。这是无可非议的。不过确实第一名被打下来,从我来看,太惋惜了。什么低能,马上就能测出低能,我还是怀疑这个办法并不能马上测出高分低能者。

【王全杰】 特别像郭霄霞这位同学,我也做自然科学这么多年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攻关项目多少次承担,我知道很多的科研人才,不见得能说会道,不见得流精八怪。很多的应场能力都不是太好,我就发现这个情况。所以这种测试方法,一下子否定一个高分我心里还感到非常惋惜,无可奈何的说一句惋惜,不能说别的。

归根结底这是个教育公平的问题

【主持人】 在咱们电话采访的最后,您对我们的网友,或者对考研的学生,对他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王全杰】 一个是我们要努力争取在研究生考试中间,特别是复试中间办法的进一步改变、提高、改进。争取录取的公正,对于一个大学的研究所来说,录取谁,不录取谁,可能是小事情。但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高分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太小的问题。所以大家应该更去努力的去探讨一种更公正的办法,更加公开,更加透明,更加程序的问题。这是第一个事情。

【王全杰】 第二个问题就是,探讨一个教育的公平问题。怎么样让穷人,让贫困生在每一个方面,包括在选择学校方面,都有同等的权利。要在教育面前,能够让人人平等,这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王全杰】 另外,分数不能代表他的能力,不能完全代表他的能力,这是我非常赞成的。因为我一贯这么说的。很多人轻视科举制度,但其实科举制度比过去还是好,过去都是荐才。推荐人才如果不存在什么猫腻,都是公平的话,那是非常好了,但是因为它的不公平或者说它有太多不公平的可能性,所以才在唐朝才开始推行出来科举制度。这样使底层人也能够有当官的机会。虽然科举制度往往是像范进中举一样的高分低能者出现。但是公平、公正和实际测能力这个问题上,哪个重,哪个轻,这个希望大家都共同来选择一下。有时候我们可能不得不选取更公正,更公平的办法。这个办法的弊病往往就是没有人推荐他。比方说高考的高分,高考状元全都是能力高吗?为什么他们就更适合读大学吗?

【王全杰】 而就目前而言,我们只有这个办法才能保持公正和公平。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公平和公正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讨论什么方法更能反映全面。如果这个东西闹得社会不公,社会不正,大家不能保证很多贫困生入学,在这种情况下,谈何能力呢。所以这个事情是两个问题。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阶段。好像王全杰就认为高分一定高能,我从来不这么认为,我演讲不是一次两次了。焦点是如何公正问题,如何公平问题,如何更好的反映他的能力的问题。网友们还有什么反映,我不知道,这中间,你可以提一提,我这两天太忙了,没有时间看网。

【主持人】 我回头可以把网友的观点整理一下,发到您的邮箱里。

【主持人】 在最后还是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这次采访。然后也托您向郭霄霞同学表达良好的祝愿!同时也非常感谢水母网对我们这次访谈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

【王全杰】 太感谢了!感谢你们!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