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 充值卡 | 客服中心 | 投放广告
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
导航: 易考网 >> 资讯中心 >> 复试调剂 >> 复试指导 >> 文章正文
最 新 图 文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考 研 资 讯
新闻动态 考研新闻 热点动态 地方新闻
报考指南 考研常识 考研贴士 政策法规 考研大纲
院校导航 全国招生院校考研信息汇总
复试调剂 复试常识 复试指导 调剂点拨 录取调剂
复习指导 英语复习 政治复习 数学复习 专业课复习
  历史学 教育学 心理学 名师导航
专业学位 MBA EMBA MPA 医学考研网 GCT-ME MPH
  法律硕士 教育硕士 会计硕士 在职考研
经验心得 考研故事 考研经验
考博专区 考博新闻 招生简章 复习指导 试题资料
全国考研资料地区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G甘肃 G广西 G贵州
 H湖北 H湖南 H河北 H河南 H黑龙江 J吉林 J江苏 J江西
 L辽宁 N内蒙 S上海 S四川 S山东 S山西 S陕西 T天津
 Y云南 Z浙江 Z中科院 教育学统考 心理学统考 历史学
 (全国资料由易考网提供,点击www.chinakao.cn发现更多)
 >> 2008年考研英语复试听力复习技巧         
2008年考研英语复试听力复习技巧
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4 9:21:00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一、音、义结合

  我国外语教学多年来对语言运用功能的重视不够,多围绕讲语法、练翻译进行,重视笔头,轻视听说,导致学生从初学外语开始就音、形、义分家,知其形、义,不知其发音的情况极为普遍。有的考生虽然有较大的词汇量、较清楚的语法结构概念,笔头能力达到了相当水平,但听力却停留在较低程度。他们有的人受地方音干扰发音不准,更多的人无法将语言的声音信息与其所代表的符号和其表达的意义联系起来,结果只能通过视觉来辨认和接收学得的语言知识,而无法通过听觉进行,因而造成“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因此,要具备较强的听力理解能力,首先必须知道某一信息的正确的语音形式,要大胆开口说出来,大声朗读出来,能正确说出来的就不会听不懂。在说的过程中,要注意读音的准确性,有意识纠正自己的错误发音。如果自己发音不准,听懂地道的录音材料便无从谈起。因此,认识听与说的关系,打好语音基础,复习中注意辨音、音的同化包括连读、失爆、弱读等、重音以及英美语音差异等语音现象,是突破听力理解的第一关。

  二、培养良好听音习惯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多数情况下都是先习得文字符号,从书面材料开始,通过视觉即阅读来接收、理解信息,即便是在输入音响信息时,脑子里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想着文字符号。这样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对文字形式的依赖性,形成了本末倒置的不良听音习惯。考生在复习中切忌读后听音。先将听力材料读一遍,然后再听,表面上似乎听懂了,但实际上是读懂的,是靠脑子里储存的对阅读的记忆来理解音响信息的。照此下去,阅读非但不能帮助反而束缚和制约了听力的发展和提高。也切忌边听边读。听、读同时进行,似乎有助于听懂,但如果长期如此,会同样使听力陷入误区,即不能将大脑的思维活动集中在音响信息上,而是在听、读之间往返,听觉、视觉交替进行,导致精力分散,无法专心致志。因此笔者建议:一定要先听,即使一下子听不懂,也不要忙于看文字材料,这时再听第二遍、第三遍,如果还是听不懂,再求助于文字材料,但此时至少所听内容的语音形式已在你脑子里留下了一定的印象,甚至还能重复出来,借助于阅读使你理解了这些语音信息,一旦同样信息在另一种场合再现时,便不再成为难点,这才能达到阅读促进听力的目的。

  三、训练短期记忆能力

  听力复试题大部分都是非常具体的细节,音响信息瞬间即逝,有时单凭大脑记忆是不够的,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必须随时笔录下来,对此我们建议考生:

  1.练习听写,平时听录音时就要有意识地将关键信息写下来,一方面训练信息接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培养短期记忆、正确拼写单词的能力。练习听写还能强制性地迫使自己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2.学会用最简单、最省时、自己最熟悉的符号记录信息,只要自己能识别的,汉字、代码、符号什么都行。长单词可以暂记两三个字母,用箭头表示方位或发展方向等。总之,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速记能力,借助于记录,使自己听得准,听得全,记住得多,回答得正确。

  四、把握信息走向

  在听音过程中,考生的思路要想跟上录音的意流,把握信息的走向,必须将注意力投放在识别某些信号词上,这对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信号词,是指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用来构架语句间、语段或语篇的脉络,以帮助他人理解或抓住说话人思路的逻辑关系衔接词。这些词按其功能分为:表示列举、增补关系的信号词,如and、in addition to、one more thing等;表示转折或对比关系的信号词,如although、by contrast、as a matter of fact等;表示顺序或序列关系的信号词,如first、before、first of all等;表示解释或强调关系的信号词,如that is、in particular、I mean等;表示因果关系的信号词,如as a result、therefore、since等;表示归纳、结论性关系的信号词,如as a result、altogether、finally等;表示各种语义衔接关系的常用词句,如And now we will… 、I''d like to move o n to…、now tell me等。掌握了上述信号词及其功能,考生就能意识到说话人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什么时候转问题,即便是遇到生词或错过了一两句,也可以对上下文内容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测判断,保持思维的连贯性,更好地理解整个语段的内容。

  五、提高理解质量

  在听力复试中,考生有时觉得似乎听清了内容,却回答不出问题,这种理解上的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于语言本身,而是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或知识面过窄,或不了解涉及某一领域常见词汇所造成的。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广听、泛听,注意在阅读文章中汲取文化营养,注重背景知识的积累,有意识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了文化背景知识,理解起来自然就轻松多了。当然,背景知识只能帮助却不能代替对语言的掌握,如果没有听懂语言本身,而单纯凭背景知识进行猜测,也是不可取的。

  六、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听力理解取胜必备的因素。听力是中国考生的弱项,很多人缺乏自信心,对听力存有恐惧心理,未听先怕,以至于使本来就相对紧张的状态更加紧张。因此,考生应认识到,考场不仅有知识的拼搏,更有心理素质的考验,作好心理准备是语言因素之外的必备临考条件。我们建议考生复试前尽量放松,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听时全神贯注、沉着应变,万一遇到没有听懂或漏听的情况,应及时稳定情绪,千万不要慌了手脚,或注意力长时间滞留,这时应遵循“丢卒保帅”的原则,及时转入后续内容。

  七、选择合适听力材料

  选择合适的听力训练材料,对于有效利用时间,少走弯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提高听力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关于听力材料的选择,我们认为,应该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难度适中,即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难易程度适合的材料。材料难度太大,会丧失信心、失去兴趣,产生恐惧感;过于简单,易盲目乐观、缺少压力,不利于提高。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难度:①语速快慢;②篇幅长短;③题材和体裁。关于语速,笔者不赞成从慢速材料听起,而是强调坚持听正常速度的录音。可以在用词范围、篇幅及材料体裁、题材上降低难度,最好不要以牺牲语速来求得理解上的轻松。因为我们毕竟最终目的是要听懂自然语速的交流,况且流畅的语流可强制性刺激大脑快速反应,迫使听者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这样做最初考生可能感到不适应,听不懂,但多听几遍,连续听一段时间,就会有明显进步。

  二是录音材料的种类。现在市场上录音材料一种是教材中阅读课文的录音带,第二种是听力教材的录音带,属于专门用来训练听力技能的录音,其特点是,从练习语音开始,分步骤、按阶段、循序渐进、系统完整,既有讲解又有练习,还总结归纳方法技巧,并按题材分单元逐个训练,适于学生从低到高,由易到难,打好扎实的基础,逐步提高水平。

  上述任何一种材料都可以从某一个角度对考研听力起一定的作用,但都不能说与考研听力复试吻合,根本的还是应该从提高听力水平入手。

·考研教育网论坛

  2008年考研英语复试口语复习指导

  英语听力部分,大多数学校都以现有的成型考试为参考。考生在准备听力复试的过程中,对于现有的成熟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一定要重视,在复习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六级或托福听力或雅思听力的试题。如果觉得做题太枯燥,收听一下英语新闻,看看迪斯尼的动画片或者看看原声的英语大片,也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

  听英语广播和看英语电影也是提高英语听力口语的好方法,在参加复试前这段有限的时间里要尽快熟悉与考试相近的内容……[全文]

  相关链接

  2008年考研教育网交费学员将免费获赠复试口语及听力辅导课程!

文章录入:billlee322    责任编辑:billle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