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 充值卡 | 客服中心 | 投放广告
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
导航: 易考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 热点动态 >> 文章正文
最 新 图 文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2007中国研究生院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2007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的产生与分析
2007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一级学科排行榜
2007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
2007中国研究生教育分学科门类排行榜
中国研究生教育:出现五大怪现状
考 研 资 讯
新闻动态 考研新闻 热点动态 地方新闻
报考指南 考研常识 考研贴士 政策法规 考研大纲
院校导航 全国招生院校考研信息汇总
复试调剂 复试常识 复试指导 调剂点拨 录取调剂
复习指导 英语复习 政治复习 数学复习 专业课复习
  历史学 教育学 心理学 名师导航
专业学位 MBA EMBA MPA 医学考研网 GCT-ME MPH
  法律硕士 教育硕士 会计硕士 在职考研
经验心得 考研故事 考研经验
考博专区 考博新闻 招生简章 复习指导 试题资料
全国考研资料地区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G甘肃 G广西 G贵州
 H湖北 H湖南 H河北 H河南 H黑龙江 J吉林 J江苏 J江西
 L辽宁 N内蒙 S上海 S四川 S山东 S山西 S陕西 T天津
 Y云南 Z浙江 Z中科院 教育学统考 心理学统考 历史学
 (全国资料由易考网提供,点击www.chinakao.cn发现更多)
 >> 热议中国研究生教育:招得糊涂,读得也糊涂?         
热议中国研究生教育:招得糊涂,读得也糊涂?
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18 10:52:00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
    赵老师是上海一所高校某热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负责人,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刚刚公布。

  这几天,赵老师家的电话响个不停。电话的开场白多为:“赵老师,您好。我今年报考了您的研究生……”其中,既有上线考生“交流感情”,询问能否录取;也有线下考生“声泪俱下”,询问能否给一次复试的机会。更有甚者,从遥远的新疆飞来,提着一大袋葡萄干登门造访,诉说自己动人的考研故事,“因为英语只差一分,恳请老师给予破格录取”。

  每年玉兰花盛开的时候,也是考研大军的辛苦拼搏见分晓的时候。赵老师知道,每位考生,不论是否被录取,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每个成绩,不论是否上线,都承载着学生一生的希望。但是,由于学校限制了名额,系里也要保证教学质量,看着未能录取的考生泪流满面,赵老师无能为力。

  不仅仅是赵老师一个人,很多研究生导师面对众多考生的考研故事和在读研究生的读研故事,都陷入了对研究生教育内涵和目的的沉思。

  记者走访了几家高校的多名研究生导师,他们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个自己学生和研究生教育的故事,同时也提出了对研究生教育的一些不解。

  门可罗雀还是门庭若市?

  朱老师是上海一所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她所在的学院刚刚召开了研究生工作会议,会上各专业导师交流了今年的招生情况。

  有些“冷门”专业,如理论物理、力学等专业,今年又跟去年一样,过线的考生人数为“0”。这些导师忧心忡忡,正和学院领导一起谋划,如何去其他学校和中科院调剂那些他们不要的考生。

  但是,同一学院有的“热门”专业,过线人数却是远远超过计划招生名额,这些专业的导师也焦头烂额,正在为如何安抚过线却无法被录取的考生绞尽脑汁。

  为了生存还是为了发展?

  “今年,我们自己的本科生考本系研究生又全军覆没。”作为上海某名牌大学重点学科的负责人,孙老师有点恨铁不成钢。

  据他介绍,该专业的本科生除了直升研究生的几个同学,其他不少同学也跃跃欲试考本系研究生,但是很遗憾,已经连续几年没有一人过线。“这些同学的素质还是很高的,当年高考的成绩都非常优异,实践能力和理论基础也是不错的”。而自己的研究生大多来自其他学校,普通大学和欠发达地区考生居多,“其他系情况也差不多”。

  究其原因,孙老师认为,名牌大学的同学就算不读研,就业前景也非常好,很多同学都能进入大公司大企业。由于考研复习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就业机会的诱惑,他们缺乏全身心投入考研复习的动力。而欠发达地区和一般大学的同学,随着本科教育普及化,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更有改变自身状况的强烈愿望。“他们把考研作为命运的跳板,会玩命地复习”。

  盲目跟风还是兴趣使然?

  开学已经两周,导师还未见到小王的身影。同学们说,他还在家里,据他说,“这学期是做毕业论文研究,学校不上课”。

  小王,在读研二学生,数年前大专毕业,辗转几个行业,都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放弃。于是,在母亲的唠叨下,他加入考研大军,投入到艰难的考研复习中。但是,由于是跨专业报考,同等学力的他底子薄,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两年后,小王终于擦着国家分数线挤入了研究生的队伍。

  然而,历尽艰辛终成研究生的他,进校之后,经过几周的研究生课程和学术性研究,就感到“那简直是对自己的折磨”,对导师布置的研究课题兴趣索然!

  他经常问自己:“读研究生为的啥?”

  上海某高校一名研究生导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昨天参加研究生面试,有一学生说在华硕工作过半年,负责显卡生产的测试,我就问她衡量一个显卡好坏的基本技术指标是什么,回答令我大跌眼镜,她说不知道,说只是负责电路测试,其他不负责。我当场就跟她说,你这种工作态度,没有一点学习意识,没有一点好奇心,没有一点进取的精神,这样如何能够改变自己的工作岗位?

  “回来想这件事情,现在有些学生功利性太强了,太被动了,对知识的学习不是来自内心的呼唤,而是外在功利性的应付,这种学生尽管考了高分,可能会读研,但又有什么用?只不过是延迟就业罢了。”

  他博客上的一条留言代表了很多导师的想法:研究生教育的初衷,是让对专业有兴趣爱好、且具备学术能力的学生从事专业研究,但有的考生却是为了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或是盲目追赶考研的潮流。就算学校提供很好的研究环境,配备优秀的导师,这部分学生自身的学术素质也很难提高。

  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

  “那时候,都是些真正热爱学习的人啊。”刘老师是某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回忆起自己早年考研的故事,有些激动。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大家比较关心如何改善经济状况,“下海”最时尚,而读研是看不到直接经济效益的。“考研的人非常少,教室里空空荡荡,几个监考老师围着我。”读研究生时,他更是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努力学习。

  前段时间,他去国家图书馆查资料。经过大礼堂时,看到黑压压的考生拥挤在里面,拼命记下考研班辅导老师的每一句“考研宝典”和可能的“押题”,他不禁有些惘然。回想自己的硕士点,第一届只招了5个,但如今招50个还无法满足考生的需求。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社会上,各个地区、各个部门都有一些很强烈的行政要求,希望在其部门、地区学校都招收研究生……这样的结果对我们国家是个灾难,一个国家教育体系要多样性,就像生物有多样性一样,其好处是它可以优势互补,保持生态平衡。教育多样性就是保证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都能培养,互相补充。我们不能想像我们国家培养出的人都变成理学博士,都去搞研究,都去当指挥员,那这个国家就会乱,谁也做不好……”

  职业培训还是科学研究?

  “研究生教育,是学术研究,培养高级研究人才?还是职业培训?如果是学术研究,应该如何改革研究生教育?如果是提供青年就业的职业培训,应该如何改革研究生教育?如果是混合模式,又该如何改革研究生教育?”

  一位多年从事教育学工作的研究生导师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下面跟着很多考生和在读研究生的回复。

  “研究生教育还应该是学术研究,是师生共同对某一学术领域问题的研究与创新,如果是职业培训我觉得工作岗位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这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声音。

  但也有同学认为,“考虑一下市场需求。培养出来的人到哪里去工作?大家全都搞学术,高校和研究所能容下多少?”

  一位留美学生在回复中写道:“谈得现实一点,考研究生的动力不仅仅来源于学习和研究,还有如何生存和生存得更好的问题。很多本科和专科毕业的学生认为,当现有条件不能追求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时,考研究生也就成为一条可行之路。在他们看来,学术不学术无所谓,关键要看能不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你为什么要读研究生?”赵老师说,这个问题,就是今年的复试考题。其实,这也是各校研究生复试的经典必考题。

评论 (7) |  阅读 (1338)  |  固定链接 |  发表于 12:59  | 最后修改于 2007-08-06 16:32
文章录入:billlee322    责任编辑:billle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网站申明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