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 充值卡 | 客服中心 | 投放广告
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
导航: 易考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 热点动态 >> 文章正文
最 新 图 文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考研热首次出现降温 考研人数较去年减少万人
19日河南省8万多考生考研考生人数首次下降
山东威海3285人考研 人数比去年减少128人
今年河南省考研人数明显下降 降幅达8%
120万学子今日考研 人数7年来首次缩水
今年全国考研人数首次出现大幅下滑
今年考研人数大减 专家:就业形势日趋紧张是主因
天水师范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人数逐年攀升
湖北考研人数下降 考前一周可查询考点信息
重庆考研人数连续两年负增长 就业难等助其退热
考 研 资 讯
新闻动态 考研新闻 热点动态 地方新闻
报考指南 考研常识 考研贴士 政策法规 考研大纲
院校导航 全国招生院校考研信息汇总
复试调剂 复试常识 复试指导 调剂点拨 录取调剂
复习指导 英语复习 政治复习 数学复习 专业课复习
  历史学 教育学 心理学 名师导航
专业学位 MBA EMBA MPA 医学考研网 GCT-ME MPH
  法律硕士 教育硕士 会计硕士 在职考研
经验心得 考研故事 考研经验
考博专区 考博新闻 招生简章 复习指导 试题资料
全国考研资料地区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G甘肃 G广西 G贵州
 H湖北 H湖南 H河北 H河南 H黑龙江 J吉林 J江苏 J江西
 L辽宁 N内蒙 S上海 S四川 S山东 S山西 S陕西 T天津
 Y云南 Z浙江 Z中科院 教育学统考 心理学统考 历史学
 (全国资料由易考网提供,点击www.chinakao.cn发现更多)
 >> 考研人数首次下降背后之思:多读三年到底值不值         
考研人数首次下降背后之思:多读三年到底值不值
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 10:03:00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昨天,200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结束。教育部透露,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20万,比去年减少8.2万,这是自2001年以来报考人数首次出现下降。江苏省内报名点共接受7.2万多人报名,也比上年下降3000多人。 此前数年间,考研人数从46万猛增到120多万,而至去年,增幅骤减为0.55%。

  考研人数首次下降,传递出了什么样的信息? 

  一把茶壶哪能 配好十几只杯

  “我不讲‘学统’,不管你是否出自名校,只要你证明比本科生强。否则我每月多花一两千块干什么?”环球雅思公司史抒庆校长很激动,“去年底,我从南京带回100多份研究生简历,冷门专业太多,中意的不到10个。”专业知识陈旧,优越感强,比起本科生,适应慢,不勤奋,要价高——研究生让他郁闷,“每年招一二十个,干一年,能留五个就不错啦。”

  史抒庆避开“研究生贬值”这词,但毫不讳言对研究生专业设置、培养质量的担忧。

  全国研究生扩招10年,年招生从7.2万猛增到42万,在校生从20万扩至110万。供应倍增,挑选“合格品”为何未见轻松?问题出在“多了”上吗?

  “作为十几亿人的大国,高层次人才需求迫切,我们研究生还远远不够,扩招仍是趋势。”河海大学赵永乐教授说,研究生不是多了,而是供需结构错位,“活找不到人”与“人找不到活”并存。我省教育部门也表示,江苏148万在校大学生中,研究生仅9万多,数量偏少,研究生培养规模还将稳步扩大。

  “贴近需求调整专业,喊了多年为何见效不大?”南大高教研究所研究员王运来认为,这跟对高校评价体系有关:“谁的硕士点、博士点多,排名往往靠前,就能争取更多的国家投入和地方配套资金。而在课题申报、评奖、待遇等方面,硕导、博导肯定比普通教师强。设置专业,哪个办学成本低,自己师资强,就拼命扩招!”虽然硕士点的设立有严格审批,但开设专业方向只需老师申请。“像人力资源管理,很多学校都有,企业管理、教育学、社会学、劳动经济、心理学……搭点边都能招,培养的学生自然五花八门、参差不齐。”

  供大于求的冷门专业规模压不下,有些“热门专业”(如法律、工商管理)也因集体跟风,毕业生就业趋难。“设置研究生专业,工科院校上文科,文理见长的学校上工科,补短求全嘛!”南京某工科名校反感“特色发展”的提法:凭啥咱就不能招英语、中文硕士?

  超越办学能力的研究生扩招,更普遍。在“低成本专业”,尤其是文科,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研究生,已“不算多”。南京某名校新闻系研究生黎平说,“我老板带了15个硕士,还有5个社会学博士,自己事又多,一学期最多见我两三次。他还是我们系最负责任的导师!”她说自己“跟着书目单读研”。据说,有的导师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竟要询问弟子姓名。师生比例失调,硬件设施也不足。小黎全班三四十人,“连台摄像机也没有”。在“短缺状态”中成长的研究生,含金量能有多高?

  相对来说,工科专业设置门槛高,难以一哄而上,因而很少听到工科研究生贬值。南工大研究生部部长韩萍芳教授说,我们学生读研全参加科研实践,大到国家课题,小到地方项目,“跟着导师,工科研究生干出动手能力,所以很抢手,用人单位反映质量高。”

  谁来帮他们规划明天

  去年11月21日。南师大美术教育研究生张苏在南京国展中心外转悠,“三年前,我工作难找才读研,现在找工作,未必就比本科时好。”她说自己应比本科生“有点优势”。这次招聘会后,媒体惊呼研究生在跟本科生抢饭碗。

  “研究生务实低就?不可靠!好多人工作不久,心理落差恢复过来了!我偏爱对职业有准备的人。”南京一民营企业老总说。

  有准备的人一眼能看出。南理工自动化学院硕士生汪婧去招聘会前,上网挑出20多家有对口职位的企业、研究所,带着30份简历到现场逐个谈。“我是女生,三年前想留南京不可能,而现在机会很多,工资至少比本科时多报1000元。”

  “说学历贬值的,多半把自己锁在校园里,进入社会当然被动了!”南财大产业经济学硕士生金蕾反驳“贬值说”。三个月前,她就跟实习的外企签约,“薪水至少5K(5000元)!”

  “不同的目标决定不同的过程、不同的结果。”南大新闻系研究生李建萍说。“考研时,我只想延续校园生活,没想将来。真后悔,好多该做的事没做好!”她羡慕班上一位大姐,“她在市报干了十年辞职读研,一心想进大媒体,特有主见,眼下独自去北京大报实习。”

  缺乏对人生、对职业的心理准备,是用人单位感慨“研究生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南师大教科院在17个省市50所高校1万名硕士生中进行调研,61%的人说“就业压力大”、“缺工作经验”。

  无论专业冷热,在就业市场上,有没有规划的学生,竞争力大不一样。“好多学生临到毕业,没头苍蝇似的跑招聘会。”南师大人力资源硕士生曲学丰发问:谁能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南师大教科院殷飞老师说,今年起,教科院开设自主发展指导课,引导研究生自我规划:研一,做好学涯规划;研二,进行职业设计,参加实践;研三,了解可能岗位的现状,学习职场规则。去年底,教育部部长周济要求全国高校今年全部开设就业指导课。

  起点分轨,培养 社会需要的能力 

  培养研究生到底做什么?记者曾 向多所高校咨询,回答多是笼统概念:“高层次人才”。

  “目前,研究生培养依据的学位条例还是1980年制定的。”殷飞说,当时国家急需研究、教育型人才,培养研究生,主要向科研院所输送师资及研究人才。“经过20多年补充,这方面人才趋于饱和,咱们培养的硕士生中,近90%进入社会就业,深造读博不到10%。”

  研究生就业去向变了,教育方式却并没多大变化。趋于饱和的学科没消减,不少新开的专业也延续传统,培养“研究型人才”。

  “我们那时考研,就是认定做学术研究,虽然也有人出于解决夫妻分居之类想法,但专业选择肯定充分考虑,强调个人兴趣。”南大中文系程章灿教授回忆,“1986年我硕士毕业,5个同学的论文出了四本书,有三个进了高校,至今还在做学问。”

  “现在的硕士生毕业很难进高校了,即使能进最多干辅导员。有的学生考进来,觉得学的将来没用,肯定不用功。我也曾苦恼,不知怎么教这样的学生。”

  为学术研究而读研,已非多数人所求,而纯粹的学术型研究生,也未必得到买方市场的认可。解决这尴尬,还是靠调整,让课堂跟上社会需求的转换。王运来提议:借鉴国外研究生双轨制培养模式,把研究生分成直接就业和从事科研,区别培养。

  前者贴近市场需求,主要招收在职人员,侧重培养就业技能,学制可缩短到两年;后者以科研为目标,硕士是为读博士做准备。厘清起点,学生、学校、社会才能矫正错位。“无论直接就业,还是面向科研,研究生只有分类培养,才能与本科教育拉开差距,培养社会需要的不同能力。”赵永乐说。

  宁可放慢招生速度,也要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很多高校,这已成共识。

  去年,全国研究生扩招增幅已降至6%。南大研究生院副院长许钧说,南大自2002年起就大幅调整研究生课程设置,将原有的3800门课程,对比国内外上百所名校同类课程,淘汰300多门因人而设明显滞后的课程,更新501门。学校还选派一批研究生,赴国外高校参与科研,培养“国际化、高水平”人才。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近期表示,“研究生教育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今后几年,招生规模增长将控制在2%至5%。”

文章录入:billlee322    责任编辑:billle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