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 充值卡 | 客服中心 | 投放广告
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
导航: 易考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 考研新闻 >> 文章正文
最 新 图 文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延迟交卷出场时间 考研考场规则有变
专家总结:2008年农学考研考试各科大纲详解
考 研 资 讯
新闻动态 考研新闻 热点动态 地方新闻
报考指南 考研常识 考研贴士 政策法规 考研大纲
院校导航 全国招生院校考研信息汇总
复试调剂 复试常识 复试指导 调剂点拨 录取调剂
复习指导 英语复习 政治复习 数学复习 专业课复习
  历史学 教育学 心理学 名师导航
专业学位 MBA EMBA MPA 医学考研网 GCT-ME MPH
  法律硕士 教育硕士 会计硕士 在职考研
经验心得 考研故事 考研经验
考博专区 考博新闻 招生简章 复习指导 试题资料
全国考研资料地区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G甘肃 G广西 G贵州
 H湖北 H湖南 H河北 H河南 H黑龙江 J吉林 J江苏 J江西
 L辽宁 N内蒙 S上海 S四川 S山东 S山西 S陕西 T天津
 Y云南 Z浙江 Z中科院 教育学统考 心理学统考 历史学
 (全国资料由易考网提供,点击www.chinakao.cn发现更多)
 >> 考研考本校还是考外校困扰众多学子         
考研考本校还是考外校困扰众多学子
佚名 文章来源:《贵阳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26 16:02:00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
“考本校还是考外校?”

    一年前,李初(化名)决意要考研“挤第二座独木桥”时,他觉得这个选择几乎可以和哈姆雷特的“活着还是死去”相提并论了。 
    一张白纸,左侧是李初本科就读的一所西部重点大学,右侧是老家浙江的一所重点大学。报名前那段时间,李初“想破脑袋”,把自己能想到的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都往上填,每天都会盯着看上好一阵子,但始终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定。 
    和李初一样,考研人几乎都在本校和外校之间徘徊过。
    “考本校还是考外校”,这是各大考研论坛上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 

“死守本校”:近水楼台先得月

    华中科技大学的小安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考研,“几乎没怎么考虑过,自然就选了本校”。 
    “死守本校”,小安和他一堆考本校的同学有着充足的理由。 
    “学校熟悉,老师熟悉,教材熟悉,面试时候多少也会沾点儿光,至少不那么胆怯……”小安一口气列举了很多考本校的理由。他说,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心虚,考研风险太大,考本校相对成本低一些,心理压力小一些,近水楼台先得月,考上的几率也大一些。 
    小安私下算了一笔账。自己的专业课教材基本都是免费的,大多是平时上课时用过的书,笔记也是现成的,“炒炒冷饭”效果很明显;考外校则需要花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买齐报考学校的教材和推荐书目,有的学校还没有指定教材和参考书目,需要到处去“搜刮”相关课程的笔记,花相当多的时间上网在海量的信息中“淘宝”。他的同学中,有的甚至是在网上花几十甚至上百元买报考学校对应专业的笔记,有的挖空心思,托人去报考学校寻找“研友”,以获得报考学校和专业的相关信息。甚至还有同学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专门在报考学校周围租房,旁听报考专业的课程或者上辅导班。 
    除了信息不对称,网上盛传已久的“本校保护主义”是让考研择校的天平失衡的又一大砝码。 
    在人气颇高的“校内网”论坛考研版上,有一个已被置顶很久的帖子《考研需要了解的潜规则》。所列潜规则中的一条是这样:导师一般喜欢录取本校的同学,教了几年,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尤其喜欢聪明上进、善解人意的弟子。 
    主题帖后有800多个跟帖,一位湖北的网友说“看了就觉得后怕”。 
    顺利跨校考上研究生的李初对学校考研笔试、面试等一系列环节的公正性从来没有怀疑过,但他也不否认,同等条件面试时本校学生会占一些优势,“平心而论,熟悉的人总是容易信任一些”。 
    浙江某高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笔者,在面试过程中,老师们都力求公正、公平,但是,对于本校学生的“印象分”多少还是存在的。 
    部分高校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后,奖学金也成了择校的重要考虑因素。 
    各校自己的保送生会抢走不少奖学金名额,剩下的奖学金名额实行下一轮“瓜分”的时候,还是偏重于本校的考研学生。李初说,虽然没有考察证实过,但是他和他的不少同学都是这样猜测的。 
    “保本校,保外校,考本校,考外校”,在小安班上,打算读研的人一般都是按这样的顺序“走路”的。 

“围城心理”:热衷换城市换学校

    经过很多天的考虑,李初最后选择了报考家门口的那所大学。促使他下决心的最重要的原因只是想“换一种空气”,他戏称自己有典型的“围城心理”。 
    李初本科就读的专业在原来学校本身就已属于“王牌专业”,专业导师、学习氛围、就业前景都不错。“很多人挤着想进来,但我希望能换个城市,换个学校,虽然考研结果很不确定。”对于自己最后的决定,李初并不后悔。 
    李初也算了一笔账。在本校读研,同一个院系,同一个专业,同一种教育方式,许多方面还是受到限制的。尤其是一些基础课程,本科阶段要学,研究生阶段也要学,虽然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深入很多,但如果是同一个授课老师,内容上多少有重复的地方。 
    “我实在不能忍受在同一个学校待上8年、9年甚至10年,我宁可选择外校去拼一拼。”黄征(化名)是北京某高校数学系的学生,放弃了本校保送直博的机会,决定考研去另一个城市。 
    黄征解释,和前些年不一样,现在的不少学生都不喜欢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甚至同一个老师手下待很长时间。换一个学校,能开阔视野,校园文化也完全不同,这对一个人的成长还是很有帮助的。 
    今年刚从厦门大学考研到北京的王茜很赞同“换一种环境读大学”,从南到北,尽管考研过程很艰辛,读研后也有很多不适应,她还是觉得“能够领略不同的文化,接触不同的群体”,很值得。 

提前恐惧:跨校考研没有归属感

    梁惠(化名)就读于中南一所并不出名的大学,几番挣扎后,她最终没有选择考外校。她说自己的理由特别牵强,但是很现实:跨校考研没有归属感。 
    归属感是一种很虚的东西,但梁惠觉得它实实在在影响着她和她同学的考研选择。 
    梁惠的师姐当年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某重点大学,这在正读大一的梁惠班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甚至有一段时间,梁惠觉得自己以后的奋斗方向就是如此,好好学习,考研到更好的学校。 
    但是,师姐似乎并没有很快适应新的大学的生活,跨校考研成功的喜悦很快就被迷茫和焦虑取代了。在班上,本校保送和本校考研的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常常会“抱成一团”。同是研究生新生入学,看起来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明显熟悉学校、熟悉导师的“土著”同学占了很大的优势。他们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导师有事也喜欢找自己已经“调教”了很多年的本校学生,自己的感觉是“漂在学校的边缘人”。 
    尽管对名校十分向往,希望能够通过“二次高考”来实现自己的名校梦,但真的需要选择的时候,梁惠还是“心有所悸”。“折腾不起”,许多和梁惠一样有着如此顾虑的人,虽心有不甘,还是选择了本校。 潘聪平
    南京某体育馆里“考研大军”千人上培训班大课,场面壮观。
文章录入:billlee322    责任编辑:billle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网站申明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