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年硕士研
贵州民族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
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
鲁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
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2008年硕士研
青海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
Q
导航: 易考网 >> 院校导航 >> 北京高校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文章正文
 >> 中国矿业大学06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中国矿业大学06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4 17:26:01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

  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我校2006年继续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

  一、招生类别

  (一)、公共管理硕士(MPA)

  1、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龄3年以上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2、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英语、管理学、行政学、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共计5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及面试由我校单独组织,其余4门全国联考。

  联考考试大纲:《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二)、工商管理硕士(MBA)

  1、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龄5年以上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

  2、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英语、综合能力,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及面试由我校单独组织,其余2门全国联考。

  英语考试大纲:《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2006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综合能力考试大纲:《2006年MBA联考考试大纲》(机械工业出版社)。

  (三)、工程硕士

  1、报考条件

  ①、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②、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达到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

  ③、工作业绩突出;

  ④、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2、考试科目

  ①、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简称“GCT”);

  ②、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GCT”为全国联考,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由我校自行组织。专业考试采取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与全国联考时间相同。相关测试另行安排。专业考试的考试科目和参考科目见附表一。

  “GCT”命题依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3、招生工程领域

序号 工程领域名称 代码 序号 工程领域名称 代码
1 机械工程 430102 10 工业工程 430137
2 材料工程 430105 11 安全工程 430125
3 动力工程 430107 12 项目管理 430140
4 电气工程 430108 13 物流工程 430141
5 电子与通信工程 430109 14 矿业工程 430119
6 地质工程 430118 15 环境工程 430130
7 控制工程 430111 16 化学工程 430117
8 计算机技术 430112 17 测绘工程 430116
9 建筑与土木工程 430114      

  (四)、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1、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的高等院校基础课、公共课(含“两课”、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专业课教师以及高职、高专、新升格院校教师。

  考生必须报考与本职教学岗位相关的学科、专业。

  2、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简称“GCT”)、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共计4门。

  其中,“GCT”考试为全国联考。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由我校自行命题,共一张试卷,满分150分,试题以覆盖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考试时间与全国联考时间相同,统一组织。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时间另行安排。

  “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参考书目见附表二。

  3.招生专业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1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 7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5
2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3 8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804
3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1 9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1
4 结构工程 081402 10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81603
5 环境工程 083002 11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81802
6 化学工艺 081702 12 安全技术及工程 081903

  说明:以上4种招生类别报考条件要求的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期为2006年7月31日。

  二、报名方法

  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考生本人于2006年7月10日—23日登陆http://zzlk.nuaa.edu.cnhttp://xwb.jsjyt.edu.cn,按照要求,认真准确填写报名信息,进行网上报名。

  第二阶段:现场报名

  考生本人持资格审查所需的有关材料于2006年7月27日—31日到我校进行现场照相、确认报名信息。

  说明:只进行网上报名而没有来现场办理其他报名手续者的报名无效。

  三、资格审查

  报考者本人于2006年7月27日—31日持以下材料到我校参加资格审查:

  1、《2006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  2份

  说明:《资格审查表》可从http://yjsb.cumt.edu.cn/xuewei/http://www.cdgdc.edu.cn/scb.zip下载,贴本人近期二吋免冠照片,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其照片上加盖公章,并签署意见。

  2、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的原件

  3、以上证件的复印件   1份

  说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不得报考和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考试时间、地点

  1、考试时间:2006年10月21日、22日

  2、考试地点:见准考证

  五、录取方式

  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录取工作由我校自行组织,录取分数线自行划定,择优录取。说明:根据国家文件精神,无学士学位人员报考工程硕士和非政府部门管理人员报考MPA在录取时有录取比例限制。

  六、报名费和培养费用

  报名费以国家有关文件为准,具体见现场报名时的有关通知。

  培养费用:工程硕士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为每人每学年7000元;公共管理硕士(MPA)每人每学年9000元;工商管理硕士(MBA)每人每学年11000元。

  七、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实行学分制;高校教师硕士采取脱产一年、其他专业学位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

  2、学习年限:3年左右,但最长不超过5年(5年内申请学位,逾期不再受理)。一年半至两年内完成课程学习。课程考试合格,通过论文答辩者,经中国矿业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批准后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八、其他事项

  1、我校原则上不接受异地报考,即外地考生应选择“矿大报名点”参加报名考试。另外,我校只招收报考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

  2、联系方式: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邮政编码:221008

  网址:http://yjsb.cumt.edu.cn/xuewei;电话:0516-83885834

  附表一:2006年工程硕士招生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附表二:2006年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招生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网站申明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