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
北京理工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北京理工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北京理工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北京理工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北京理工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北京理工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北京理工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北京理工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北京理工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Q
导航: 易考网 >> 院校导航 >> 北京高校 >> 清华大学 >> 文章正文
 >>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冯西桥老师介绍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冯西桥老师介绍
清华大学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16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

冯西桥

Xi-Qiao FENG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
微/纳米力学,断裂力学与本构理论,生物力学与仿生力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 : +86-10-62772934
传真: +86-10-62781824
E-mail: fengxq@tsinghua.edu.cn
办公室: 清华大学逸夫科技楼3305右
邮编: 10008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8年生。1990.7、1991.7和1995.3先后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6-1997.6,在清华大学任博士后。1997.8-1999.5,在德国Darmstadt技术大学和荷兰Delft工业大学任洪堡研究员;1999.6-2001.7,在清华大学任副教授;01.8-至今,在清华大学任教授。此外,还曾在美国UIUC大学、德国Max- Planck金属研究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开展访问研究。已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2部。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1999)、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2000)、联邦德国洪堡奖学金(1997)、清华大学优秀博士生(1995)、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96)等奖励。

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性成果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微/纳米力学,生物力学与仿生力学,细观损伤与断裂力学,复合材料细观力学。
  提出了微裂纹扩展区(DMG)的损伤描述新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关于脆性和准脆性材料的细观损伤力学模型——DMG模型。发展了一种大量微裂纹相互作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应用于脆性材料的有效模量、强度和破坏过程的模拟。
  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和聚合物/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等进行了宏微观力学研究,揭示了影响其宏观有效性质的微观物理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
  从力学和物理角度研究了生产SOI的智能切削(Smart-Cut)技术的工艺过程。
  建立了弹塑性结构中塑性安定与材料损伤之间的联系,给出了损伤上限和安定载荷下限的数学规划算法。

在研项目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纳米复合材料的宏微观力学”;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先进纳米复合材料的跨尺度力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微观尺度断裂的虚内键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微/纳米尺度力学与智能材料力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交织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研究”,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期代表性论著:
余寿文, 冯西桥,损伤力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冯西桥, 余寿文, 准脆性材料细观损伤力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X. Q. Feng, J. Y. Li and S. W. Yu, A simple method for calculating interaction of numerous microcrack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t. J. Solids and Structures, 2003, 40(2), 447-464.

X. Q. Feng and S. W. Yu, Damage and shakedown analysis of structures with strain-hardening, Int. J. Plasticity, 1995, 11(2), pp. 237-249.

B. Gu, S. W. Yu and X. Q. Feng, Transient response of an interface crack between dissimilar piezoelectric layers under mechanical impa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2002, Vol. 39, No. 7, pp. 1743-1756.

X. Q. Feng, On estimation methods for effective moduli of microcracked solids, Archive of Applied Mechanics, 2001, Vol. 71, No. 8, pp. 537-548.

C. W. Nan, M. Li, X. Q. Feng and S. W. Yu, Possible giant magnetoelectric effect of ferromagnetic rare-earth-iron-alloys-filled ferroelectric polymer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1, Vol. 78 No. 17, pp. 2527-2529.

M. van Es, X. Q. Feng, J. van Turnhout and E. van der Giessen, Comparing polymer-clay nanocomposites with conventional composites using composite modelling, In: Specialty Polymer Additives -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edited by S. Al-Malaika, A. Golovoy and C.A. Wilkie), Blackwell Science, Oxford, 2001, pp. 391-413.

X. Q. Feng and D. Gross, Three-dimensional micromechanical model for quasi-brittle solids with residual strains under tension, Int. J. Damage Mechanics, 2000, Vol. 9, No. 1, pp.79-110.

X. Q. Feng and X. S. Liu, On shakedown of three-dimensional elastoplastic strain-hardening structures, Int. J. Plasticity, 1996, Vol.12, No.10, pp.1241-1256.

X. Q. Feng and S. W. Yu, Micromechanical modeling of tensile response of elastic-brittle materials, Int. J. Solids and Structures, 1995, Vol.32, No.22, pp.3359-3374.

S. W. Yu and X. Q. Feng, A micromechanics-based model for microcrack-weakened brittle solids,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995, Vol.20, No.1, pp.59-7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录入:jijie0717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网站申明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