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年硕士研
贵州民族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
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
鲁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
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2008年硕士研
青海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
Q
导航: 易考网 >> 院校导航 >> 海南高校 >> 海南师范大学 >> 文章正文
 >> 海南师范大学2007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海南师范大学2007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佚名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4 17:08:04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二级学科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海南省重点扶持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5名,博士3名,海南省优秀专家1名,学校教学名师2名。近几年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该学位点拥有50余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中外文专业图书2万余册、中外文专业期刊百余种,可为有志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研究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学科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特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为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与当代发展。研究特色是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贯通的视角出发,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及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共产党宣言》与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研究特色是把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解读和总结国际共运的经验教训结合起来,突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对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二级学科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海南省重点扶持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5名,博士3名,海南省优秀专家1名,学校教学名师2名。近几年来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出版学术专著17部,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该学位点拥有50余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中外文专业图书2万多册、中外文专业期刊百余种,可为有志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研究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学科主要有邓小平理论及其发展研究、中国现代化研究和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邓小平理论及其发展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邓小平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研究特色是注重史论结合,在中外比较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中国现代化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经验和基本规律。研究特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分析透视中国与社会主义、中国与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联,展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远景。

  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共产党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特色是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学科与中共党史学科结合起来,探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二级学科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海南省重点扶持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5名,博士2名,海南省优秀专家2名,学校教学名师1名。近几年来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出版学术专著13部,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该学位点拥有50余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中外文专业图书2万多册、中外文专业期刊百余种,可为有志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研究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学科主要有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年价值观研究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与中国法制建设实践。研究特色是法律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涵化,着力揭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和法律意识教育的当代意义。

  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教育规律探索。研究特色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与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西方道德教育与我国当代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比较、德育理论创新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实践的相互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年价值观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特色是探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与塑造青年价值观的关系,揭示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是校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4人。近五年来出版著作和教材2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14项。目前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

  本学科目前有教育基本理论和德育原理两个研究方向。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方向侧重于:1、把教育研究领域从传统的他人教育拓展到自我教育,用“大教育”的视角探讨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教育理论体系构架;2、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要素进行社会学分析和发展分析,主要研究教育的社会分层、教育的社会控制、教育的发展理论等问题。

  德育原理研究方向侧重于:1、教育伦理研究。着重探讨教育活动中主体间伦理关系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条件、意义及规范等;2、儿童品德形成及发展研究。着重研究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良好品德培养以及不良品德矫正等。

  联系人:翁子敏 联系电话:0898-6588 1093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其中博士5人。本学科近五年出版专著27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421篇,获国家级奖励1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目前,已建成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该专业正在瞄准学科前沿,突出研究特色,努力把学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本学科有课程论、教学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课程论方向主要研究课程设计的社会学分析、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教师等。本方向的特色在于面向基础教育,积极建构有效支持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程理论平台。

  教学论方向主要研究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交往教学、课堂教学监控、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等。从哲学、心理学、生态学及社会学等多重理论视角来研究和建构教学基础理论是本方向的特色。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分别开设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生物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等五个专业,着力研究中小学各学科课程与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模式。

  联系人:关文信 联系电话:0898-65888712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为海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其中博士2人。近五年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6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8部。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项,目前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26项。

  本学科的学校体育学是海南省精品建设课程。

  本学科主要有民族体质与学校体育、体育旅游与运动康复研究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民族体质与学校体育。本方向在着重研究各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特点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校体育研究。研究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探讨学校体育,直接面对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旅游与运动康复。本方向着力研究体育旅游与运动康复的理论与实践,主要致力于民族体育旅游的技能和体育旅游管理能力及实践研究能力培养的研究。

  联系人:郝文亭 联系电话:0898-65882271 65884068

  文艺学

  文艺学学科是海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其中博士6人。近5年出版学术著作15部,发表论文180篇,其中在国家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12篇,核心期刊发表40余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摘,5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近三年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海南省社会科学资助项目12项,获省部级奖励7项。

  本学科有中国文学批评史、西方文论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文学批评史:本方向以先秦美学与文学理论、魏晋文学理论及晚清民族主义文学理论为主要研究重点,其中魏晋文学理论和晚清民族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具有较高学术水准。

  西方文论:本方向以古希腊文艺美学、现象学美学及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为研究重点,其中现象学美学与中国文学理论关系的研究较有特色。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是校重点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其中3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具有硕士学位。学科近五年来,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国内著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过学术著作10余部,承担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6项;获得国家级教学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6项。整个学科具有较强的学术实力,在国内学术界具有相当的学术影响。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高校教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者与爱好者。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三个主要方向:

  中西文化与文学比较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是中西方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方向的重点为中西方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影响等方面,尤其是在基督教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有独特的学术建树。

  俄语文学研究:着重研究20世纪俄语文学。研究特色是20世纪下半期俄语文学的“世界性”,比较全面地研究20世纪下半期俄语文学的“世界性”现象及具有“人类思维”倾向的作家与作品,发掘这一文学现象的世界性意义。

  英美文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英美诗歌,对现当代英美诗歌的艺术手法和特色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之二是美国小说,深入系统地研究美国小说的发展历史及代表性的作家。尤其是以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批评视角对美国当代小说家诺曼·梅勒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是海南省重点扶持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6人。近五年在国家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发表的论文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有5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近三年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科学资助项目、海南省社会科学资助项目十余项,获省部级奖励11项,出版学术著作18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本学科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文学思潮与流派以及诗歌、小说、戏剧等文类的重要作家作品等。在国内学术界已形成独特的研究优势并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尤其在中西方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现代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上已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问题、新时期文学的创作思潮、当代诗歌、小说、散文及影视戏剧的艺术演变等。纯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并举,文本细读与宏观研究结合,运用多种艺术与文化理论,多角度阐释当代文学经典与新作,推动当代文学生态的优化,推动不同层次的文学教育,发挥文学的社会批评与审美教育功能,促进人文精神的重建文学艺术的发展。本方向的新时期文学研究在当代文坛有一席之地。

  联系人:毕光明 联系电话:0898-65888201

  美术学

  美术学学科是我院重点学科,也是海南省首个高层次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有教授6人,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硕士共7人。本学科近5年出版专著教材15部,发表论文145篇,参加省级以上展览的美术作品241幅,获省部级奖励35项,国家级奖10项,目前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

  本学科有书画教育与创作研究、油画教学与创作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书画教育与创作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书画教育理论与创作语言实践的探索。其特色是以新的教育理念,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形式和现代审美理念相融合的新模式;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强化艺术理论与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书画理论与创作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书画艺术的创作语言,提高复合型书画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油画教学与创作研究:本方向立足于师范教育的油画教学与创作规律研究;在吸收和融合东西方文化艺术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充实油画教学中的现代性精神内容,研究油画的语言形式和综合材料在创作中的应用。在建基于技术难度与视觉深度的基础上,探索和发展具有丰富视觉品味和高素质的视觉品质的样式。培养既重视油画艺术学习与研究有又能体现当代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本研究方向主要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立足于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和视觉传达实践的探索,注重艺术及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侧重点为企业形象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纸介传媒设计的视觉艺术研究、视觉传达与文化传播研究、设计艺术中的视觉符号研究等。其特色是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并重,艺术与技术训练有机结合,国际先进设计经验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注重教学、科研与市场实践相结合和设计文化价值的提升。

  专门史

  专门史学科,是海南师范大学重点扶持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 5人,其中博士7人。本学科近五年来共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205 篇,其中核心期刊76 篇;近五年完成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2 项,目前尚承担有2 项国家项目,10 项省级项目。

  本学科有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民族文化史、法制文化史4个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文化史研究。主要研究古代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揭示中国文化发展中各种文化思潮的文化内含,同时关注古代文化与古代社会生活的关系,总结中国古代社会中世俗文化的演变规律。

  世界文化史研究。研究世界历史整体角度考察人类文明的演变进程,努力建立新的整体的世界文化史理论体系。考察世界主要文明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探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历程。

  民族文化史研究。着力探索中国各民族,特别是南方民族的历史文化,重视宗教在中国各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研究古代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影响,揭示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法制文化史研究。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及其所展现的文化现象,着重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法律走向及其规律,探索中国历史上的法制文化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学科是海南省首批8个重点扶持学科之一。年投入资金70~100万元。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2人。近五年在国际核心和国家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CI、ISTP、MR收录,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获省以上奖励4项。目前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

  本学科有随机分析、微分方程理论 、拓扑动力系统、模糊数学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模糊数学:研究模糊代数基础理论。指导教师:张诚一教授

  拓扑动力系统:研究非线性集映射理论在抽象经济中的应用,连续集值映射选择问题。指导教师:张玉成教授

  常微分方程理论:主要研究泛函微分方程性质,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指导教师:林诗仲教授

  随机过程:主要研究狄氏理论及其应用。指导教师:陈传钟教授

  联系人: 陈在夫 联系电话:0898- 65883210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学科是校重点学科之一。本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3人,其中博士后2人,有博士学位6人,在站博士后1人,另聘有兼职博导1人。

  近三年,本学科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78篇,其中有116篇论文分别被SCI、EI、MR检索收录。目前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9项。

  校重点实验室“组合与信息科学”是本学科教师与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的主要机构与场所。实验室现有带液晶显示器的P-4微机、打印机、扫描仪、电子投影仪、指纹采集仪、IC卡读写器等60余万元的科研设备。实验室具有很优越的科研条件与氛围。为使实验室在近三年内发展成省重点实验室,每年学校还重点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应用数学学科及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应用数学学科现有组合数学与密码学、应用微分方程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1、组合数学与密码学方向主要涉及到下面4个研究内容:

  ①信息安全与密码学(侧重于基于代数曲线理论的密码体制研究);

  ②生物识别技术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③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卡中的应用;

  ④计算生物学。

  2、应用微分方程方向主要涉及到下面4个研究内容:

  ①微分方程的模型;

  ②微分方程的数值计算;

  ③微分方程的性质分析;

  ④生物动力系统小波理论。

  热忱欢迎数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应用数学专业的研究生。

  联系人: 游 林 联系电话:0898-65892579/ 65883210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学科是海南省重点学科,学科拥有的“海南热带药用植物化学”实验室是海南省重点实验室。本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9人,其中博士6人(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5人。另聘客座教授8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5人)。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30多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6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获得和申请专利5项;承担科研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863”引导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项目、高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国际合作项目4项。

  本学科现有天然产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绿色化学品化学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已经结合海南省自然优势和产业优势形成了突出的研究特色和丰富的研究成果。

  天然产物化学方向主要致力于海南药用植物,包括特有陆地药用植物、海洋药用植物以及黎苗族的传统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成分以及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中药现代化研究。

  有机合成化学方向主要研究药物、液晶高分子、精细有机化学品以及有机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等。

  绿色化学品化学方向主要研究绿色催化剂的合成和表征、绿色化学工艺、农副产品的加工与利用等。

  联系人:陈光英 联系电话:0898-65888273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是海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后2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生2人:另有客座教授1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5人,博士后4人)。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目前在研课题30余项,其中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级课题15项,横向课题2项,另外本学科还具有海南省各高校唯一张由国家环境评价中心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007号),每年可以承担环境评价课题20余项,年均课题经费100余万元。此外本学科的“自然地理学”课程是海南省精品课程。

  本学科目前主要有“热带海岛生态地理与生态旅游”、“热带海岛地表过程与环境评价”两个研究方向。

  热带海岛生态地理与生态旅游:该方向主要研究热带海岛土壤地球化学环境、土壤生物、生态地理、生态环境、生态旅游、景观生态治理、生态健康(包括地方病)及其相互关系等理论、技术和应用。

  热带海岛地表过程与环境评价:该方向主要研究热带海岛土壤-水相互作用,土壤中元素迁移富集规律及成因,土地利用规划,热带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破坏的预防、生态恢复与重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等。

  上述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了较明显的自然地理学科海南地方特色,对海南的有关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些还填补了海南有关研究的空白,对于改善地表结构与构成,指导城乡规划及环境治理,有效防止地方病发生,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联系人:毕 华

  联系电话:13637641148;0898-65884244

  动物学

  动物学学科为海南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学科,海南省首批重点学科-生态学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该学科包括动物生态学和动物生理学两个研究方向。

  动物生态学方向现有6人,其中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海南岛热带陆生野生动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分类学和行为学方面。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25篇,出版教材与专著1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形成了稳定而独具特色的研究队伍。现有包括5位院士在内的特聘或客座教授16人。

  动物生理学方向现有6人,其中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脊椎动物脑的发育和行为及消化、繁殖、应激和比较解剖生理学等方面。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82篇,40余篇发表在核心期刊,10篇为SCI收录,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已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6届研究生,共同开展了多项研究。该方向利用海南岛的物种优势,结合热带动物区系特点,重点研究与海南有关的动物类群的生理学和进化生理机制。

  生态学

  生态学学科是海南省首批重点学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12人,在读博士6人。另有特聘教授及客座教授18人(其中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6人,美国5人,俄罗斯2人,日本3人)。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31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1项,承担科研课题1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项目、高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38项。学科建有全国高校一流的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已获准筹建海南省级重点实验室。

  本学科现有动物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动物生态学方向主要致力于海南岛热带陆生野生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两栖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的生态学和保护管理研究。恢复生态学方向以热带海岛生态系统为对象,对海南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微生物生态学方向重点研究污染环境和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分布及其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微生物菌种的开发利用。这些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了与海南岛自然生态优势相对应的研究特色和稳定的研究队伍。

  联系人:颜葵 联系电话:0898-65883521

  相关链接:海南师范大学2007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海南师范大学2007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海南师范大学2007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网站申明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