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年硕士研
贵州民族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
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
鲁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
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2008年硕士研
青海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
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
Q
导航: 易考网 >> 院校导航 >> 上海高校 >> 同济大学 >> 文章正文
 >> 同济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佚名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4 17:34:54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批准, 我校从 1998 年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2006 年将在建筑与土木工程等工程领域继续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在招收对象、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能力等方面,与工学硕士学位有不同的特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一、招生领域

  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生物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化学工程、农业工程、冶金工程、工业设计工程、水利工程(新增) .

  二、报考条件

  1.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2.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 3 年及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经历虽未达到 3 年,但具有 4 年及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且具有 4 年及以上工程实践经验(工龄计算截至 2006 年 7 月 31 日) ;

  3.工作业绩突出。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 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三、资格审查及报名方法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 即报考者在网上报名规定时间内, 通过互联网登录网站, 按照要求填写、 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在规定的现场报名时间内,到指定现场报名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等。

  1.网上报名

  网报时间:7 月上中旬(见研究生院网站进一步通知)

  备注:报考同济大学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务必在“备注字段 1”中注明报考院系名称,如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填写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备注字段 2”中注明专业基础科目名称,如建筑设计原理填写为“建筑设计原理” (院系名称参考“各学院联系方式” , 专业基础科目名称参考“专业基础科目” )。

  否则无法正常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

  2.资格审查及现场报名

  网报成功后,考生持所在单位审核过的《资格审查表》、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到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办理资格审查。

  网上报名成功及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还需现场「我校研究生院(瑞安楼)底楼大厅」进行拍照采集个人图像、确认网上报名信息、缴纳图像采集费及 GCT 考试报考费 80 元, 请考生必须牢记网报编号。

  注:进一步信息关注我校研究生院主页发布的信息。

  外地教学点报考方式、时间、地点由教学点另行通知。

  四、考试方式及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raduate Candidate Test, 简称“GCT” )、专业基础、专业综合三门。

  考试方式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 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GCT.考试时间为 10 月下旬(具体时间、地点详情见准考证)。

  GCT 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该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和外语运用能力测试(今年我校只接收英语考生)。知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各门类。通过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必要的知识,比较全面地考察考生多种能力水平和反应速度。GCT 试卷满分 400 分,每部分各占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3 个小时,每部分为 45 分钟。试题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有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正误辨识、情景分析、数理解题、逻辑推理等。GCT 成绩的有效期为 2 年。GCT 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 ,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二阶段,我校自主组织的专业基础考试和综合面试。我校自主组织的专业基础科目,考试时间为 3 个小时,满分为 100 分(科目内容参考“专业基础科目” )。专业基础考试在 GCT 考试后进行,具体时间、地点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主页发布的消息。我校专业基础考试时仍使用 GCT 考试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

  专业综合考试由学校组织专家小组采用面试方式进行, 重点考核考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或者工程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工作业绩。

  五、录取、招生规模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录取工作由我校组织。 我校根据考生的 GCT 成绩、 我校自主组织的专业基础科目及专业综合考试结果择优录取。综合面试不合格者一律不予录取。

  对于业务能力强、 工作业绩及科研成果突出的考生经审核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录取。

  ★我校 2006 年工程硕士招生人数拟定 1000 名 (根据考试情况可适当调整)。

  六、培养方式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在职培养方式, 按本校制订的各工程领域培养方案进行培养。上课方式以集中授课为主,基本上为业余时间。学位论文由学校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联合指导,选题直接来源于本单位课题或生产实际。论文形式可以是结合工程课题的论文,也可以是工程设计及其分析研究论文。对修满规定学分、课程考试合格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并经过同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同济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完成整个工程硕士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为 3 年。

  其中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建筑方向) 需每学期初来校面授两周。

  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式为委托培养,录取后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学习期间不转户口、人事关系等。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医疗费用等均由工程硕士生所在单位承担。录取为工程硕士的考生,入学前必须就培养费等有关事宜和同济大学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

  七、接受 2005 年未被录取的 GCT 成绩高分考生申请的标准

  我校接受 2005 年所有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GCT 未被录取的 GCT 成绩高分考生申请的标准是:

  (1)GCT 总成绩不低于 212 分,单科成绩不低于 32 分。

  (2)考生上年未被报考学校录取或已被录取但办理退学手续 (退学考生需提供上年报考学校开具的退学证明)。

  凡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原则上应有学士学位)均可以来申请参加我校自主组织的专业基础科目和专业综合考试(之前必须到研招办进行资格审查),具体申请时间、地点及相关材料(资格审查表、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及 2005 年 GCT 成绩单,2005年已被报考学校录取但退学的考生在现场登记报名时还需提供 2005年被录取学校研招办开具的退学证明) 请关注同济大学研究生院主页发布的信息。

  凡考生申请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隐瞒真实情况致最后不能被正常录取者,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

  八、联系方式

  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上海四平路 1239 号,200092)

  电话:021-65982683,65981601

  传真:021-65988292

  主页:http://gs.tongji.edu.cn

  Email:hyb@gs.tongji.edu.cn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网站申明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